衡阳道中

碧天无际映潇潇,水驿萦纡长暮潮。
帆影向人飞欲近,歌声随牧去还遥。
清江竹翠疑相忆,衡岳云开岂见招。
柔翰尚堪挥洒在,未应身世托渔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衡阳道中》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作者在衡阳地区所见到的风景和生活场景。下面是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参知政事,封益国公。
  1. 作品原文及译文
  • 原诗:桑下芜菁晚,高花出短篱。
  • 译文:矮墙边的高花已盛开,绿草如茵的桑树下生长着繁茂的芜菁。
  1. 创作背景
  • 《衡阳道中》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后不久。当时范成大因不畏强暴,不辱使命出使金国而受到重用。这首诗可能是他归乡途中经过衡阳时所作。

通过对该文学作品的介绍,不仅能够了解到范成大作为一位文学家、政治家的成就与贡献,还能够深入了解到宋代的文化与社会生活,以及衡阳地区的地理特征与人文风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