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令黄夫人过寓山闺即事

吟得新诗子夜残,银釭点点照花栏。
须臾小婢来相报,深竹乌啼月满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皆令黄夫人过寓山闺即事》是清代诗人赵昭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皆令黄夫人过寓山闺即事》是清赵昭所作,其诗如下:
吟得新诗子夜残,银釭点点照花栏。  
须臾小婢来相报,深竹乌啼月满滩。  
  1.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皆令黄夫人过寓山闺即事》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诗句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诗中“吟得新诗子夜残”描绘了深夜吟诗的情景,而“银缸点点照花栏”则形象地表现了灯光在花栏上的投影。末尾“小婢来相报,深竹乌啼月满滩”两句,既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温馨,也体现了自然景色的美。
  2. 作者介绍:赵昭(1657年-1738年),字子惠,号德隐,清代苏州人。赵昭不仅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还著有《侣云居稿》等作品。她的诗作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对后世影响深远。
  3. 创作背景:虽然现存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资料不多,但可以推测,这或许是赵昭晚年隐居生活的一种写照。她选择在寓所的庭院中吟诗赏月,反映了她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尘嚣的愿望。
  4. 艺术特色:在艺术形式上,这首诗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进行创作,简洁而富有节奏感。每一句都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特别是末句“深竹乌啼月满滩”,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使整首诗更具深度和美感。这种艺术表达方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极为常见,能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皆令黄夫人过寓山闺即事》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一个文人墨客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灵寄托和审美追求。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读者,这首作品无疑是一个值得细细品味的艺术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