朽蠹

六经以外难窥测,老去方知学尚荒。
谁笑半生惟祭獭,漫陈百轴似搬姜。
可怜努力终无补,况值衰年更善忘。
自分此身成朽蠹,奈他嗜好在巾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朽蠹》是一首反映诗人对世事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的古诗,由宋代文学家郑用锡创作

郑用锡作为一位生活在宋代的诗人,其诗歌创作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的影响。在宋代,随着科举制度的确立和文风的发展,欧阳修等文坛领袖的出现,使得宋诗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即注重内容的充实与形式的美感。《朽蠹》便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其次,从诗歌内容上分析,《朽蠹》通过对朽腐木料、粮食等物品的比喻,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衰老、知识荒废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自分此身成朽蠹”,反映了作者认为自己的生命如同被岁月侵蚀的朽木,而面对人生的无常,诗人感到无力回天。这种对于衰败与消逝主题的表达,不仅揭示了人生的有限性,也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再次,《朽蠹》在艺术手法上同样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与象征,将抽象的人生感悟具象化,使读者能够在直观的感受中体会到诗中所蕴含的哲理。例如,“谁笑半生惟祭獭,漫陈百轴似搬姜”这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和对知识价值的怀疑。最后,在历史意义上,《朽蠹》不仅是文学作品本身,也是研究宋代诗歌发展的重要资料。郑用锡作为唐宋八大家的一员,其作品在当时受到推崇,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方向和审美观念。同时,通过对《朽蠹》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