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英战马图

韩干画马古无匹,仇英复入曹霸室。弄笔偶成《出塞图》,英姿粉墨何萧瑟。
鞍马甲士无一同,百十垒峞装束雄。蔽亏掩映难悉数,马露顶踵入尻鬃。
边关日落千山红,半天飒飒旌旆风。飞鸟不敢近鸣噪,黄云惨澹横低空。
羽箭雕弧拥牙纛,誓将万里烟尘扫。壮士遨游今白头,可怜日月空中老。
愿借霜蹄骤且驰,追奔直过流沙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仇英战马图》是刘大櫆创作的一幅古风画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代战场的雄浑壮阔。下面将详细介绍这幅作品:

  1. 作者简介:《仇英战马图》的作者是清代诗人刘大櫆。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出生于今枞阳县汤沟镇陈家洲。其人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和吟诗,曾在雍正七年(1729年)和雍正十年(1732年)参加两次科举考试均未中副榜。

  2. 画作内容与赏析:《仇英战马图》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战马图,图中的马儿英姿飒爽,鞍甲士卒各具风采。《仇英战马图·韩干画马古无匹》是一首古诗,其中“弄笔偶成出塞图,英姿粉墨何萧瑟”,描述了画家用笔描绘出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虽然画面上的英雄形象被粉墨涂染,却依然显得英勇无畏。诗中的“遮亏掩映难悉数,马露顶踵入尻鬃”则展现了战场上马的威武与生动。

  3. 艺术价值:《仇英战马图》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研究古代绘画和诗词的珍贵资料。它不仅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战争题材的深刻思考,也展示了画家在艺术创作上的卓越技巧。

  4. 历史背景:《仇英战马图》的创作背景是在明清交替之际,这一时期的文人常常以书画来表达对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感慨。刘大櫆通过这幅画作,可能是在表达他对那个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颂。

《仇英战马图》不仅是一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画作,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绘画和诗词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幅作品的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历史的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