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第一层《兰簃读曲图》,为杨定夫同年索赋

晓起绿窗匀面了,鬟云一镜松。碧苔庭院,幽花数剪,春在帘栊。曲栏深处坐,教雪衣、低唱玲珑。曼声引,更弓鞋轻点,袅尽钗茸。匆匆。
玉烟吹散,翠苕不耐晓霜中。绣帏垂地,啼莺不语,残月朦胧。莫翻金缕曲,怕百花、扫地都空。画堂东。剩兰心一点,还发春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兰簃读曲图》是清代文学家、书法家杨定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极为珍贵且独特的艺术珍品。此作品不仅在书法上展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更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尊崇。

《兰簃读曲图》以兰为象征,寓意高洁雅致。图中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场景:一位文人手持琴瑟,坐在兰草环绕的石凳上,沉浸在古典音乐之中。画面构图精致,线条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这幅作品的创作背景也颇具意义。《兰簃读曲图》的创作源于杨定夫同年索赋的请求。在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们常常以诗、文、书、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而杨定夫则选择了以书法的形式来回应这一要求。这不仅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更展现了他对音乐文化的深厚感情和独特见解。

《兰簃读曲图》不仅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更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艺术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