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春从天上来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
介绍
《春从天上来·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是清代诗人樊增祥的诗作。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游历古祠、欣赏黄梅的情景,以及他将这些美好瞬间带回家中与爱侣分享的情感。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樊增祥,湖北恩施人,同治六年(1867)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曾任陕西宜川、渭南等县令,后累官至陕西布政使、江宁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逃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曾为参政院参政。擅长诗、骈文、词,为近代晚唐诗派代表诗人。
作品原文: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诗歌鉴赏:《春从天上来·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是一首描绘诗人游历古祠、欣赏黄梅的美丽情景,以及他将这些美景带回家中与爱侣分享的诗作。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一幅深秋时节,诗人游历古祠、欣赏黄梅的画面,以及他将这些美好瞬间带回家中与爱侣分享的情感。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融入到诗中,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
艺术特色:樊增祥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郭外山斜”、“疏树乱点寒鸦”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画面感和诗意。同时,他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丰富多彩和深刻。
文化背景:这首诗反映了樊增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他对古代诗词的学习和研究,使他能够将古人的意境和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和风格。
樊增祥的这首《春从天上来·十月既望,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樊增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还体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