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春从天上来,十月既望。
这是一首赏花诗。首句“春从天上来”,是说春光从天上倾泻下来,给人以无限生机和活力。第二句“十月既望”,是说农历十月十五日(既望)的夜晚。既望,指农历十五日。这句写诗人在既望之夜赏花了。
游杜子祠,折黄梅花一枝,归遗细君(赠妻子)。
这两句写诗人游览杜子祠时,折了一枝黄梅花,把它送给妻子。杜子祠,即杜公祠。杜公祠位于陕西长安县杜曲镇西北,为纪念唐代名相杜佑而建。杜佑是中唐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治理国家有方,对唐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杜子祠是为了纪念他的功绩而建的。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郭外山脚下,依靠着瘦藤向杜曲方向走来的情景。郭外,即郭外的山。杜曲,即杜曲的人家。这里指的是杜佑故居所在的村庄。
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
这几句描写了一条荒凉冷寂的小径,两旁长满了苔藓,一座古老的祠堂被云雾笼罩着,几棵树木疏疏落落,几只乌鸦在枝头盘旋。
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
这两句比较了瀼西精舍与杜子祠的景致。瀼西精舍,即瀼西别墅。杜甫曾有“瀼西精舍好凭阑”的诗句,可见瀼西精舍是一处优美的所在。诗人在这里游玩,觉得它不如杜子祠美丽。
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
这两句写诗人躲在蛛网里窥视杜子祠的一角,只见诗墙上刻着一些篆书字迹,像一条秋蛇一样缠绕着墙壁。
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
这几句写霜后的菊花开放了,它们散发着香气,像是催促人们去欣赏它们的美丽。菊花的颜色鲜艳,如同一片片檀木的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
这几句写菊花上点缀着几滴蜜蜂的黄斑,还有一对翠绿色的翅膀,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了,但菊花的美丽仍然让人感到春天的气息。
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
这两句写诗人折了一枝菊花回去,觉得非常合适用它来泡一杯茶。这里的“称”,是称许的意思。
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这几句写诗人担心在风中站立不动,会让翠绿的衣袖变得寒冷。
【赏析】
此诗是杜甫于公元761年(唐大历八年)所作,当时作者在长安杜曲任司功参军。诗人在长安郊外游览时,看到满地的黄梅,想到故乡的亲人,于是折下一枝回家献给妻子,希望她能为自己烹茶。全诗语言平易,意境清丽,风格自然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