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袖湿。坐到窗儿黑。唧唧。懒学木兰当户织。
然脂磨瘦画眉墨。粉纸开奁觅。笔笔。写出相思闻叹息。
忆秦娥 · 闺怨,用冯延巳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樊增祥的《忆秦娥·闺怨,用冯延巳调》是一首充满深情的古代诗词。樊增祥作为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了晚清至民国时期文人的内心世界以及社会变迁所带来的情感波动。在这首诗中,樊增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闺中女子内心的相思之情和生活的无奈。
樊增祥在诗中写道“罗袖湿。坐到窗儿黑。唧唧。懒学木兰当户织”,这几句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因思恋而感到心神不宁,以至于连最基本的家务劳动—织布也提不起兴趣。这种描写不仅揭示了女性在当时社会中面临的困境,还表达了作者对传统女性角色的深刻理解与同情。同时,“然脂磨瘦画眉墨”一句,则展示了女子为情所困时,不惜牺牲自己的外貌和健康以表相思的悲哀。这种描写既体现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苛刻要求,也反映了女性为了爱情所作出的自我牺牲和妥协。
诗歌中“粉纸开奁觅。笔笔。写出相思闻叹息”的部分,则表现了女子在思念之中无法自拔,只能用笔墨倾诉心中的愁绪。这里的“闻叹息”不仅是对女子心理状态的写照,也暗示了一种无声的绝望和无助。樊增祥通过对这种生活细节的描写,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无力感传递给读者,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樊增祥的《忆秦娥·闺怨,用冯延巳调》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古典诗词,更是一首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的深刻作品。通过对这一经典作品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及其所处的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