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黄眯目两旬余,梵宇临高快意初。
一带河流来苍莽,四天楼阁敞晴虚。
登场禾黍秋将晚,入望烟林叶半疏。
暂向僧寮话陈迹,风回清听散钟鱼。
登上方寺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登上方寺塔》是清代诗人刘统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作者简介: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生于清山东诸城,雍正二年进士及第。他在官场上历任多个重要职位,包括东阁大学土兼军机大臣等。此外,他还曾多次负责观察黄河、运河的河工情况。
诗词原文:
铅黄眯目两旬余,
梵宇临高快意初。
一带河流来苍莽,
四天楼阁敞晴虚。
登场禾黍秋将晚,
入望烟林叶半疏。
暂向僧寮话陈迹,
风回清听散钟鱼。诗词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站在高处俯瞰四方,感受到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诗句中的“登高”和“眺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宏观视角和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受。“一带河流来苍莽”,展示了大河的壮阔与古老;而“四天楼阁敞晴虚”,则表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登场禾黍秋将晚,入望烟林叶半疏”,通过对比季节的变化和植被的状态,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景色的变迁。“暂向僧寮话陈迹,风回清听散钟鱼”,则是在古色古香的僧寮中回忆往昔,听着风铃声,感受宁静的氛围。
创作背景:刘统勋的这首《登上方寺塔》可能是在他游览或考察佛教建筑时所作。作为清朝的官员,他有机会亲历并欣赏到许多古代建筑,这些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能够以优美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刘统勋的《登上方寺塔》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词,更是表达了他对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遗迹的回忆,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读者能够在静谧的自然之中体会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