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
【注释】 凌琢臣:即凌濛初,字初成,号远斋,又号破庵,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明万历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初阳集》。学使:明清时期地方教育行政长官的通称。登黄鹤楼:登上黄鹤楼。四首:这里应指《登黄鹤楼》四首诗。霸国雄风:指历史上楚国的威武。霸国:战国时楚国曾称霸于诸侯之间。旧所闻:指楚霸王项羽当年在江边大败汉军的故事。凭栏:倚靠在栏杆上。空:空阔;辽阔。出尘氛:脱离尘世。寒潮:冬春之交
注释:简朴的家常饭食,朴素的布衣,这些是老夫的福气;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去担当。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位老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许。首句“粗茶淡饭布衣裳”,表达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高,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满足。次句“这点福让老夫消受”,则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后两句“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有儿辈担当”,则是对下一代的期望和寄托。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
注释:天下的文章中,没有什么能比得上这篇文章;龙门时期,声名和地位都是最高的。 赏析:这是作者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他把自己一生的作品与天下文章相比,认为天下文章的最大之处就是自己这篇。同时,他又以龙门时期声名最高来比喻自己的名声,认为自己的地位也应该是最高的。这种自傲之情溢于言表
【解析】 本诗写登方寺塔的所见所闻。第一联写登上方寺塔,眺望四周景色。颔联写远望,以“河流”和“楼阁”“苍莽”和“晴虚”作对比;颈联写近看,以“登场”和“烟林”“禾黍”和“叶半疏”作对比;尾联写在僧寮中谈旧事。此诗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情趣。 【答案】 译文: 登上了方寺的宝塔,我眼睛被铅黄眯住了两旬有余,刚刚登上高高的宝塔,就感到心旷神怡快意无穷。 一脉河流从远方流来,显得苍莽浑厚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审清题目要求,然后把握全诗的基本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作答。 “龙眠山对赐金园,管领烟霞荷厚恩”,首句写景:龙眠山与赐金园相望。诗人登上山顶,远眺四周,只见层峦叠嶂,云蒸霞蔚,景色壮观。他感慨万分,说:“我在这里管领着烟霞,享受着皇上的厚恩”。颔联点出“泛舟图”主题,是借泛舟图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今日重开休沐地
【注释】 题:为……题画。张相国赐园泛舟图:张相国指张英,字端范,号京兆,桐城(今属安徽)人。康熙五十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太子太保,加封三公。他于康熙三十九年(1690)在京师建“赐园”,并请康熙帝赐匾曰“赐园”。张相国赐园泛舟图描绘的是张相国赐园中泛舟的景象。 碧流:清澈的水。如带:像一条带子一样。 隔红尘:隔着尘世的喧嚣。 画舫:装饰华丽的小舟。兰桡:用香草作成的船桨。 荡:摇动,划动
【诗句释义】 这首诗是汪师茗侍讲寓斋小集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酒宴上的欢聚和别离,表达出人生的苦乐与荣枯。 【译文】 酒杯举起,在宴会上再次劝君饮酒,十年来我们几次聚集在这里讨论诗文。酸甜苦辣自辨间中味,聚散还同霁后云。良夜流光共同欣赏,萧斋风物平分。鹓鸿台阁年来满,鸥鹭忘机恋旧群。 【注释】 1. 呼酒当筵更劝君:指在宴会上举杯劝饮。 2. 十年几此坐论文:指十年的时间里
注释: 石坚水净同标格,丽景秾华信化工。 石坚水净,形容园中景物清雅秀丽;同标格,与自然景色相合。丽景秾华,描绘园中的美景;信化工,指园林的造景之美如同大自然的造化。 自喜平泉随草树,年来长是坐春风。 自喜平泉,指的是喜欢在平泉之中游玩;随草树,指随处都是花草树木;长是坐春风,意思是常常被微风拂面、吹拂。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桐城张相国赐园的风景的诗。首联描写了园中清雅秀丽的自然风光
【注释】 1. 娟娟:形容玉露晶莹剔透。 2. 净洗新凉水碧天:清凉的玉露,洗净了天空,使之显得更加碧绿。 3. 稠叠:形容壶觞(酒具)重叠的样子。 4. 凌兢:小心翼翼的样子。马影:夕阳下,马的影子在西边落下,即日暮时分。 5. 深杯到手辞难却:深杯酒到手,难以推辞。 6. 好语如珠断复连:好话就像珍珠,断断续续,一气呵成。 7. 自笑:自嘲地笑。 8. 强安一字苦拘牵:勉强写出一个字
注释:凤凰雏鸟绕着双膝,彩衣斑驳。问字传经得暂间。谷口锦茵花冉冉,林间歌管鸟关关。 赏析:此诗为题画诗。诗人以“凤雏”喻指主人张相国,称颂其德才兼备,并对其得享清闲表示羡慕。前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凤凰雏鸟在主人膝边飞翔,主人穿着五彩斑斓的衣裳,与鸟儿共度美好时光。后两句则转向室内,描写主人在园林中赏花听乐的情景:花园里锦被铺地,花儿娇艳欲滴;树林间传来悠扬悦耳的歌声和鸟鸣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