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寄外

独倚纱窗画阁深。秋千架上月相侵。天街今夜凉如水,露滴芭蕉珠泪倾。
风淡淡,夜沉沉。那堪愁绪苦萦心。弹琴欲遣胸中闷,拨尽朱弦闷转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寄外》是一首由宋代歌妓聂胜琼所作,寄赠李之问的词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内容与艺术特色:

  1. 创作背景:聂胜琼为寄赠李之问而创作的《鹧鸪天·寄外》,其创作背景主要源于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在那个时代,文人之间通过诗歌交流感情是一种常见且高雅的方式。聂胜琼通过这一作品向远方的朋友传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宋代诗词中的婉约风格。

  2. 主要内容:《鹧鸪天·寄外》上片以景入情,描绘了一幅秋夜深闺的画面,通过“独倚纱窗”、“秋千架上月相侵”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中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和内心的情感波动。下片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风淡淡,夜沉沉”不仅渲染了一种凄清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纠结。最后,她通过弹琴来试图排遣心中的烦闷,但最终却发现难以完全释怀。

  3. 艺术特色:此词的艺术特色在于其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人物情感的抒发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充满想象的画面。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能够深刻表达出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既有细腻的情感描写,也有深刻的主题思考,体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风貌。

《鹧鸪天·寄外》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灿烂的明珠。通过对它的了解和鉴赏,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魅力以及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