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钱饮光

蹀血生还万里天,土床树屋尚依然。
笺余《易》象研朱细,踏遍云山著屐便。
久矣泥涂书亥字,凄其衰白感丁年。
谁怜灵武麻鞋叟,老向空山拜杜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钱饮光》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清代诗人潘耒。潘耒,字次耕、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他生于一个藏书世家,其家族有“遂初堂”和“大雅堂”两个著名的藏书室。潘耒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还精通经学,尤精于《诗经》研究。《赠钱饮光》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友人钱饮光的归乡感受与祝愿。下面将介绍文学作品:

  1. 作者简介
  • 潘耒(1646~1708),字次耕,一字稼堂、南村,晚号止止居士,吴江(今属江苏苏州)人。他是清代初期的重要学者之一,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经学的深入研究著称。
  1. 作品赏析
  • 《赠钱饮光》作为潘耒的作品,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 诗歌语言精炼,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归乡的描述和对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1. 文化价值
  • 《赠钱饮光》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 诗中的一些表达,如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至今仍能给现代人带来启示,尤其是关于如何平衡生活和追求学术理想的思考。

《赠钱饮光》不仅是潘耒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也是研究清代初期文学的重要资料。通过这首诗,可以深入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