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桥

旧传吴胥门,有桥甚雄壮。
不知何当事,谄媚分宜相。
拆毁远送之,未悉其真妄。
兹来经秀江,巍桥俨在望。
横铺八九筵,袤亘数十丈。
石质尽坚珉,蹲狮屹相向。
皆言自苏来,运载以漕舫。
严老自撰碑,亦颇言其状。
始知语不虚,世事多奇创。
桥梁是何物,乃作权门饷。
鞭石与驱山,势力岂多让。
充此何不为,穹天一手障。
为德于乡里,或云差可谅。
不闻掠彼衣,而令此挟纩。
冰山一朝摧,籍没无留藏。
独此岿然存,千秋截江涨。
颂詈两不磨,功罪亦相当。
犹胜庸庸流,片善无足况。
吴山多佳石,胥江足良匠。
有能更作桥,旧式犹可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年桥是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东北五里武岗山下的一座古代石拱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这座历史悠久、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桥梁,不仅在建筑上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以下是对万年桥的具体介绍:

  1. 历史背景与建筑特点
  • 建桥时间:万年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竣工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今已有三百七十多个春秋。
  • 地理位置:位于江西省南城县东北十里的武岗潭上,横跨盱江两岸,全长411米,桥高10米,桥面宽6.3米,共有23孔,24墩。
  • 结构组成:万年桥的结构包括桥基、桥梁和桥亭三部分。全桥共23孔,24墩,23个桥台,总跨度达到14米,形成了一个宏伟的拱形结构。
  1. 施工记录的价值
  • 完整记录:在建造万年桥的过程中,曾详细记载了用工用料、施工方法、技术措施、工期、资金等各方面的信息,这在古代桥梁史上是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施工档案。
  • 历史价值:这些详细的施工记录为建筑史学界和桥梁专业界提供了宝贵的研究资料,被认为是古代建筑的经典。
  1. 文化意义与保护状态
  • 文化遗产:万年桥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 保护现状: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万年桥目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管理,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万年桥不仅是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研究古代建筑技术和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对万年桥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