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送西樵无叶井泉

璇源不汤汤,静贮岳色绿。
君汲一尺天,范此满盎玉。
清碧凝坚光,莹若不可掬。
以指试一染,寒棱属相触。
颇疑邢州砂,砺之未滑熟。
我忆山上井,井上翳乔木。
木叶到井口,水气鼓井腹。
水力重浮荡,叶势轻蹙缩。
此以得异名,生是天使独。
猿狖顾其影,秋净日肃肃。
一声哀入云,众树冻尽秃。
惟彼外不入,浩然者内足。
使之出山流,至海不肯浊。
樵夫嗜茗饮,瘠气伐我肉。
兹泉格兹理,踵息不远复。
吾当挥参苓,就此课僮仆。
养亲尽吾年,归矣结茅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友人送西樵无叶井泉》是清代诗人黎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艺术特色等: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黎简,字吉人,号一亭,清代诗人,生活在清初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个性色彩。
  • 诗歌出处: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诗中描绘的景致与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赞颂,可能是在友人来访时所写。
  1. 诗句原文及翻译
  • 诗句原文
    璇源不汤汤,静贮岳色绿。
    君汲一尺天,范此满盎玉。
    清碧凝坚光,莹若不可匊。
    以指试一染,寒棱属相触。
    颇疑邢州砂,砺之未滑熟。
    我忆山上,泉石自鸣皋。
  • 诗句翻译
    璇源不汤汤,静贮岳色绿。
  • 这句诗描述了泉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给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感觉。
    君汲一尺天,范此满盎玉。
  • 这句诗描绘了泉水从天而降的情景,宛如白玉一般珍贵。
    清碧凝坚光,莹若不可匊。
  • 这里形容泉水晶莹剔透,仿佛是一块不可玷污的宝玉。
    以指试一染,寒棱属相触。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用手指蘸一点水来尝试,感受到了泉水冰凉而坚硬的特性。
    颇疑邢州砂,砺之未滑熟。
  • 这里提到疑似邢州的玉石,但经过打磨后并未达到完美无瑕的程度,比喻友人虽经磨练仍保持本色。
    我忆山上,泉石自鸣皋。
  • 最后这句诗回忆了作者曾经在山上听到泉水潺潺的声音,如同自然界的乐章。
  1.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的赞美:黎简通过对泉水清澈、晶莹、坚硬等特性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 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描写泉水的纯洁与坚韧,也隐喻了对友人品质的赞赏和对友谊的珍惜。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黎简在诗句中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如“岳色绿”、“满盎玉”、“清碧凝坚光”等,生动地描绘了泉水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语言简练: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
  • 情感表达:黎简在诗中不仅描绘了景色,更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传递了对友人的深厚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1. 历史价值
  • 文学价值: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文化价值:作为清代文人作品的一部分,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和审美情趣,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现代意义
  • 自然保护意识:通过这首诗,可以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尊重自然美,因为自然美景是无法用金钱购买的。
  • 友情的珍贵:黎简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忘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

《友人送西樵无叶井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篇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清代诗人黎简卓越的文学才华,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友情的重视。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值得深入探讨和欣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