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老人画松歌

黄华老人腕是铁,画出松枝劲无敌。一株横卧一株立,枝枝皆带风云色。
云南万岭松成林,高岩下壑苍龙吟。西山数株更奇绝,蛟龙窟宅阴沈沈。
此图仿佛得其真,毋乃画师摄魂来寒岑。昔人画松石作土,松气成龙石作虎。
此松写干石即根,飒飒寒枝战风雨。滇人画松我未见,仰订往往留长绢。
人言瘦硬已通神,我觉离奇无直干。李侯笔法翁能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华老人画松歌》是清代黎兆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黄华老人画松的艺术成就和风格

黎兆勋,字伯庸,号檬村,是清代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他在诗歌和绘画方面皆有建树,特别是他的画作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在《黄华老人画松歌》中,黎兆勋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感悟,展现了松树的高洁与坚韧。诗中不仅描述了松树的自然风貌,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

从艺术手法上看,《黄华老人画松歌》展现了黎兆勋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能够捕捉到松树的动态美,将一株横卧一株立的姿态表现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云南万岭之中,感受到苍龙吟的山谷之景。这种表现力不仅在于对松树形态的刻画,更在于它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黄华老人画松歌》中的诗篇,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颂,也是对艺术家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诗中的“松气成龙石作虎”,暗示了作者认为松树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员,它还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和魅力。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黄华老人画松歌》作为一首富有艺术价值和文化底蕴的诗篇,不仅体现了黎兆勋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坚守。《黄华老人画松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