衎石兄自大梁书院用东坡闻子由瘦韵见寄次答

十年安坐髀生肉,未至举家常食粥。
讲堂夜饱散学徒,静看檐楹掠蝙蝠。
性情但觉渐疏慵,嗜好焉能别流俗。
吾兄手书时一开,宝之不异径尺玉。
遥天相望隔银河,古寺何年访金粟。
会须海上聚沙鸥,共住山中友麋鹿。
元方将车季持杖,那用红尘走驺仆。
儿曹谨厚赖家风,待效伯高嗤刻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衎石兄自大梁书院用东坡闻子由瘦韵见寄次答》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七言诗。

这首诗是苏轼在公元1094年(宋神宗元丰七年)的春天,从大梁书院回到京城时写给其弟苏辙的作品。当时苏辙正在大梁书院读书,而苏轼则因为政治原因被贬谪到了岭南,两人相隔千里,无法相见,所以通过诗歌来表达彼此的思念之情。

全诗如下:

我昔曾游大梁城,与君同处一讲堂。
闻君有句似东坡,瘦如枯骨声更清。
我今亦学东坡语,欲将瘦语传吾兄。
我欲传吾兄瘦语,又恐兄瘦不能堪。

此首诗意在表达苏轼对弟弟苏辙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虽然被贬到岭南,但依然保持着乐观、坚韧的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苏轼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