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云中不见云,登临忘却日将曛。
回头欲辨来时路,只有泉声隔树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身在云中不见云,登临忘却日将曛。
回头欲辨来时路,只有泉声隔树闻。
《登天平山憩中白云》是清代诗人骆绮兰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诗歌的详细介绍:
作者介绍:骆绮兰,字佩香,号秋亭,上元(今南京)人,一作江苏句容人。骆绮兰早寡,少耽吟咏,是袁枚、王文治诗弟子,工写生,所作芍药三朵花图卷,宗恽寿平。尤喜画兰,以寄孤清之致。有自绘《佩兰图》及《秋镫课女图》,题者不多作。
诗歌原文:身在云中不见云,登临忘却日将曛。回头欲辨来时路,只有泉声隔树闻。
诗歌赏析:《登天平山憩中白云》这首诗歌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悟以及其内心的孤寂与超然。首联“身在云中不见云,登临忘却日将曛”,生动描绘了诗人身处云雾缭绕的高峰,与世隔绝的情境。这种超脱尘世的感觉,让诗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也忘却了自身的存在。颔联“回头欲辨来时路,只有泉声隔树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意境。诗人在回首往事时,试图寻找回到现实的道路,但却只能听见从山上传来的泉水声,这声音在树林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人生的无常。
《登天平山憩中白云》不仅以其清新脱俗的诗句引人入胜,更以其深邃的哲理和丰富的情感,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