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叠韵再和

逸句花生管。赋离居、西风落叶,乡心自遣。红豆从来多写怨,总是啼春莺燕。谁画出、碧天凉汉。一片宫商云外度,顿铅华洗尽筝琶掩。屈宋后,词人见。
赏心此夕还谁羡。想姮娥、白团扇底,佳期暗判。抛掷流黄机上锦,十二阑干倚遍。也分领、客怀一半。何日秦楼联彩凤,续箫声、共待银河绚。画屏暖,人无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凉·叠韵再和》是清代诗人鲍之芬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鲍之芬,清代诗人,其诗词作品在当时颇受好评。
  • 创作风格:他以词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逸句花生管。赋离居、西风落叶,乡心自遣。红豆从来多写怨,总是啼春莺燕。谁画出、碧天凉汉。一片宫商云外度,顿铅华洗尽筝琶掩。屈宋后,词人见。赏心此夕
  • 翻译:他的诗句如同花朵般盛开,表达出离别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红豆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之苦,而这里的红豆则更增添了一丝哀愁。
  1. 词的赏析
  • 语言特点:此词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 意象运用:通过西风落叶、红豆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情感表达:整首词充满了离愁别绪,反映了诗人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抒情倾向。
  • 社会环境: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墨客多有感时伤世之作。
  • 个人经历:作为一位诗人,鲍之芬的个人经历可能也影响了他的创作内容和风格。
  1. 名家点评
  • 评论家评价:不同的评论家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对这首词进行评述,但普遍认为它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作品。
  • 读者反馈:许多读者对这首词表示赞赏,认为它既有古典诗词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
  1. 轶事典故
  • 作者故事:关于鲍之芬的其他故事可能包括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 词中典故:某些诗句或词句可能来源于古籍或传说中的典故,这些典故为词作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底蕴。

《贺新凉·叠韵再和》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悲的诗,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上,还体现在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文化影响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