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陵中秋待月

竹西高馆坐披云,霁少阴多客思纷。
秋到此时刚一半,月从何处得三分。
镫残别馆和烟湿,叶走空阶杂雨闻。
似有箫声桥畔路,酒阑惆怅杜司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广陵中秋待月》是清代诗人鲍之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人生平:鲍之钟,字论山,一字礼凫,号雅堂,江苏丹徒人。他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官至户部郎中。因政治上的挫折与失意,诗人曾流连于诗酒之间,其诗风以清刚挺拔著称。

  2. 诗歌原文
    竹西高馆坐披云,霁少阴多客思纷。秋到此时刚一半,月从何处得三分。
    镫残别馆和烟湿,叶走空阶杂雨闻。似有箫声桥畔路,酒阑惆怅杜司勋。

  3. 诗歌解析

  • 竹西高馆:指一个高耸、靠近竹林的地方,这里可能是一个雅致的文人聚会之所,诗人在这里独自品茗或吟诗作赋。
  • 霁少阴多客思纷:天气虽然晴朗,但阴沉的气氛使人思绪纷扰。这句描绘了一个宁静与喧嚣并存的画面,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纠结与感慨。
  • 秋到此时刚一半:秋天已经到来,但时间还不算完整。这里的“半”字,既形容秋天的短暂,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留恋。
  • 月从何处得三分:诗人在询问月亮是如何在天空中出现,似乎在表达对于自然规律的好奇与探索。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美景的欣赏与珍惜。
  • 镫残别馆和烟湿:夜深了,灯光昏暗,别馆被烟雾笼罩,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这句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留恋。
  • 叶走空阶杂雨闻:树叶随风飘落,雨点打在地上发出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背景音。这句诗通过对声音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情感波动与复杂性。
  • 似有箫声桥畔路:似乎能听到远处桥边传来的箫声,这增添了一种诗意的空间感,让整个场景更具画面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音乐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 酒阑惆怅杜司勋:在饮酒之后感到有些惆怅,可能是因为某种失落或遗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光的同时,也可能面临着一些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广陵中秋待月》不仅仅是一首描写中秋月色的诗,它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哲学。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时间和艺术的深刻思考,值得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