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屈平旦,清气纳灵府。
一夜澄其源,百毒不敢侮。
长日困炎蒸,午夜息熏煮。
专心盼黎明,终宵不徂暑。
初阳露血殷,高岸束墙堵。
大鱼入敝笱,那得不跋扈。
稍喜三汊河,未离四柳树。
展席随阴凉,瞬息徒三五。
其上枝叶疏,穿林漏飞炬。
其下蝼蚁攒,剥肤先噬股。
欲静反扰攘,自辰逮中午。
蕴隆叹虫虫,无计与之拒。
玉池傥生肥,甘露自咽吐。
养其元冥根,庶俾热肠愈。
四柳树纳凉
介绍
《四柳树纳凉》是清代诗人谢兰生的一首古诗。《四柳树纳凉》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夏日夜晚乘凉的舒适感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的静谧与清凉,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诗中的“人心屈平旦,清气纳灵府”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在这里,诗人通过“屈平旦”这一词汇,暗示着太阳初升之时,即黎明时分,而此时的心灵最为澄澈、平静。同时,“清气纳灵府”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清新气息的深深吸引和向往。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会。
“一夜澄其源,百毒不敢侮”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夏日夜晚的凉爽氛围。在这句诗中,“澄其源”形象地描绘了夜晚微风带来的清凉感,仿佛能够洗涤一切杂质。而“百毒不敢侮”则强调了这种清凉所带来的强大力量,足以抵御外界的一切炎热和不适。这不仅展示了夏季夜晚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敬畏之心。
“长日困炎蒸,午夜息熏煮”两句则表现了夏日夜晚的酷热和闷热。这里的“炎蒸”意味着酷热难耐,而“熏煮”则形象地描述了高温下空气中弥漫的热气。然而,尽管环境如此恶劣,诗人却依然坚持在夜晚寻求一丝凉爽。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敬佩,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与顺应。
“展席随阴凉,瞬息徒三五”这两句则描绘了在树下乘凉的场景。诗人躺在柔软的席子上,随着树木的阴影移动,感受到片刻的安宁与凉爽。这里,“瞬息徒三五”意味着在短暂的时间内,诗人便感受到了凉爽。这不仅是对夏天夜晚纳凉体验的生动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外化。
“其上枝叶疏,穿林漏飞炬”这两句则描写了树木的枝叶稀疏,透过树林可以看到天空中飞驰而过的火炬,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这种画面不仅增添了夏日夜晚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柳树纳凉》不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美好场景,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到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