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屈平旦,清气纳灵府。
一夜澄其源,百毒不敢侮。
长日困炎蒸,午夜息熏煮。
专心盼黎明,终宵不徂暑。
初阳露血殷,高岸束墙堵。
大鱼入敝笱,那得不跋扈。
稍喜三汊河,未离四柳树。
展席随阴凉,瞬息徒三五。
其上枝叶疏,穿林漏飞炬。
其下蝼蚁攒,剥肤先噬股。
欲静反扰攘,自辰逮中午。
蕴隆叹虫虫,无计与之拒。
玉池傥生肥,甘露自咽吐。
养其元冥根,庶俾热肠愈。
我们将逐句解释这首诗的含义:
- 四柳树纳凉:这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四柳树下乘凉的情景。柳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常常与离别、相思相关联,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或期待。
- 人心屈平旦:屈平是屈原的字,他是中国战国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忠诚和才华著称。这句诗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屈原精神的钦佩,或是对自己理想抱负的描述。
- 清气纳灵府:灵府是指内心深处,清气在这里指清明正直的品德。这句诗可能是在赞美诗人自身的高洁品质或志向。
- 一夜澄其源,百毒不敢侮:这句话描述了一天之内发生的显著变化,即从浑浊到清澈的转变。百毒不敢侮则形容这种转变是如此彻底,以至于连最恶劣的东西都不再敢接近。
- 长日困炎蒸,午夜息熏煮:炎蒸指的是炎热的天气,熏煮则是指闷热的环境中劳作。这句诗描绘了长时间在炎热环境中劳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艰苦劳动生活的无奈与艰辛。
- 专心盼黎明,终宵不徂暑:专心盼望黎明的到来,即使整夜没有休息也不在乎。这里的“徂”是动词,意为前往。诗人在这里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 初阳露血殷,高岸束墙堵:初阳即早晨的太阳,露血殷则形容太阳的光芒如同鲜血一般鲜红耀眼。高岸束墙堵则是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太阳升起时的景象,强调了太阳的威力。
- 大鱼入敝笱,那得不跋扈:大鱼入敝笱意味着小鱼被大鱼吃掉,这暗示了诗人可能面临的生活困境或挑战。跋扈则表示强硬、倔强。诗人在这里可能是在表达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不屈。
- 稍喜三汊河,未离四柳树:三汊河是一个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地附近的一条河流。这里的“未离四柳树”表明诗人在这条河边找到了可以避暑的地方,暂时脱离了高温环境。
- 展席随阴凉,瞬息徒三五:展开的坐席随着阴凉处而移动,这里可能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心情的变化。三五可能是指时间很短的一段时间。
- 其上枝叶疏,穿林漏飞炬:枝叶疏表示树枝稀疏,穿林漏飞炬则形容风吹过树林时火炬的影子穿过树叶的景象。这里的描写可能是为了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 其下蝼蚁攒,剥肤先噬股:蝼蚁攒是指蝼蛄聚集在一起,这里比喻了那些小人聚集起来对他人进行陷害或攻击的场景。剥肤先噬股则形容这些小人先对别人造成伤害再反过来伤害自己。
- 欲静反扰攘,自辰逮中午:想要安静下来却反而更加忙碌,时间从清晨一直延续到正午。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追求宁静生活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干扰。
- 蕴隆叹虫虫,无计与之拒:蕴隆叹息虫子们不停地活动,无法阻止它们的破坏。这里的“虫虫”可能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也可能是比喻那些不断骚扰自己的人。
- 玉池傥生肥,甘露自咽吐:如果玉池中能够生长出肥美的植物,那么甘露也会自然地滋润大地。这里可能是在表达希望与努力能够带来积极的变化。
- 养其元冥根,庶俾热肠愈:培养自己的根本之德,希望这样可以让自己的心变得温和。这里的“元冥根”可能是指人的本性或根本。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观的同时,也透露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