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郊偶成

斗酒不尽醉,寒风吹我衣。
归迟游子倦,贫甚故人稀。
匣剑光芒敛,鞭丝雨雪霏。
何如江上客,蓑笠自忘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郊偶成》是由宋代诗人寇准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郊野的景致,反映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和对边塞战事的忧虑。以下是关于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诗人背景: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因其政治才能及诗词作品而著称。寇准曾官至宰相,在位期间颇有作为,其诗歌也多表现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及个人志向。
  1. 诗歌原文
旅愁悲远宦,况逢边塞向残年。  
轮蹄影绝冬深路,鸟雀声稀雪后天。  
探骑经旬无使客,戍楼终日有烽烟。  
病来无复拈樽酒,独向虚窗尽日眠。  
  1. 诗歌赏析
  • 意境描绘:《冬郊偶成》通过对冬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轮蹄影绝”和“鸟雀声稀”等词语,生动地勾勒出冬日的宁静与萧条。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远方宦途的忧愁以及面对边塞战事的无奈。通过对冬日景象的描写,间接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 哲理思考:尽管诗中没有直接的哲学论述,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引发的思考,可以窥见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1. 诗歌鉴赏
  • 艺术特色:作为宋代的七言律诗,《冬郊偶成》在结构上遵循传统诗歌的韵律要求,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富有音乐性。
  • 文化价值:该诗不仅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也为后世研究宋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学繁荣的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 个人经历:寇准作为一名政治人物,其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可能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冬郊偶成》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画卷,也反映了他们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追求。通过深入解读这首作品,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