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

卖药长安市,超然寄一身。
摺驴偏识路,破袜不生尘。
入世性情古,还乡面目真。
自惭留滞客,对尔叹劳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是清代诗人缪彤创作的一首古诗。该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也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与不舍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人及作品背景
  • 诗人介绍:缪彤(1627—1697年),明朝天启七年出生于江苏常州,康熙三十六年去世。作为第十二位状元,缪彤在文学、政治等领域均有建树。他的一生可谓才华横溢,尤其在诗歌创作上有着极高的成就。
  • 作品概述:《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三首·其一》(以下简称《送医士》)是缪彤于康熙三十六年所作,表达了对友人方际泰归隐的祝福与不舍。这组诗共三首,每首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与哲理。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三首 其三  
茅山何日去?  
此别何时还?  
春风草又绿,  
人面桃花间。  
  • 译文
茅山何时能再见?  
这次告别何时归来?  
春风拂动绿草,  
人面桃花相映红。  
  1. 赏析与注释
  • 情感表达:缪彤在这组诗中流露出深深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寄托了作者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愿与对未来重逢的期许。
  • 写作手法:运用了设问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春风草又绿”与“人面桃花相映红”形成了生动的画面,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1. 历史评价
  • 历代传颂:《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三首·其一》被后世广泛传颂,被视为古典诗歌中的佳作。它不仅是诗人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共同追求的体现。
  • 文化价值:这组诗不仅展示了缪彤卓越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

《送医士方际泰归茅山三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艺术瑰宝。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深刻理解古人的智慧与情怀,以及他们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