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遇赵宪副韫退

青山小队拥纶巾,华发论兵侍从臣。
十载疏传明主纳,天涯宦似故人贫。
秋镫乡语听鸿久,行幄人过问字频。
莫望长安多踯躅,邹枚几见画麒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昌遇赵宪副韫退》是唐代诗人谢宾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西南昌遇见赵宪副时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时代变迁下文人的生活状态。以下将详细介绍此诗:

  1. 作者简介:谢宾王(约497年~536年),名华表,字安石,南朝陈末至隋初著名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政治动荡的时代,这样的背景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政治寓意。

  2. 诗歌原文:青山小队拥纶巾,华发论兵侍从臣。十载疏传明主纳,天涯宦似故人贫。秋灯乡语听鸿久,行幄人过问字频。莫望长安多踯躅,邹枚几见画麒麟。

  3. 诗歌赏析:首句“青山小队拥纶巾”描绘了主人公身着官服,身姿挺拔的形象。接下来“华发论兵侍从臣”表达了他在军务中的身份和年龄,暗示着他的仕途已历经多年。第三句“十载疏传明主纳”反映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和自己的才能被赏识的经历。然而第四句“天涯宦似故人贫”却流露出了对个人境遇的无奈和对老朋友的思念。

  4. 文化背景:在古代中国,文人墨客常以诗表达他们对时事的看法和个人的情感。谢宾王的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

  5. 艺术特色:谢宾王的诗作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著称。在《南昌遇赵宪副韫退》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文化责任感。此外,他的诗作也善于利用自然景物作为抒发感情的载体,通过描绘山水草木等自然界的元素,传达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谢宾王的《南昌遇赵宪副韫退》不仅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篇,也是一首反映时代风貌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