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根欹倒系缆长,紞如打鼓夜未央。
两三点雨集微霰,百八声钟鸣晓霜。
联拳时见宿鹭静,嘹唳况复哀鸿翔。
朝来冲雾下泷去,烟昏不辨山苍苍。
泊舟沙溪夜闻雨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泊舟沙溪夜闻雨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通过“夜来风雨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之情和内心的宁静感受。全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慰藉。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并不完全明确,但根据诗中的描述,可以推断作者在一次旅行中,泊船于沙溪(地名),夜间听见了雨声。这种自然环境中的声响触动了诗人的情感,使他不禁联想到自己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通过这样的体验,苏轼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应自然的哲思。
这首诗的结构非常简洁,只有四句话:“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首句点明了时间——夜晚,以及发生的事件——风雨的声音。第二句则用了一个设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常的思考,即花朵在风雨中凋落,不知道有多少。第三句则是回答,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变化的感受:虽然心中有所感慨,但仍然保持一种平和的态度。最后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心境,即使身处纷扰之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宁静。
《泊舟沙溪夜闻雨声》是一首典型的宋词风格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夜晚听到雨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命和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