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灯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嘉祐,他的创作风格豪放奔放,善于运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度梅岭 乱崖苍苍划地户,中穹一脊雄南邦。是谁凿破混沌界,前有梅鋗后曲江。 我生三十始得到,山寒冬涸空徒杠。冻蛟背踏玉雪树,苍龙鳞脱枯槎桩。 沙虫人影视空外,倏忽缘上都卢橦。古院有云封,飘落随幡幢。 僧言新州此说法,指点衣钵泉淙淙。径转得关门,玉女闲窥窗。 承平兵革销不用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及手法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等艺术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赏析。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两句写景,颔联承上启下,颈联写情,尾联写景,全诗意境开阔,气势宏大。 首联“合江亭前滩水平,临蒸城下峭帆行”。这两句诗描写了一幅水天相接,舟船往来,帆影摇曳,景色迷人的画面。“合江亭”,即合江亭,位于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山中
诗句: 1. 驼牟冈下昼攒矢,朔马来饮汴河水。康王出和敌不和,犹敕朝臣奉金绮。 2. 使者多人不记名,铮铮铁有洪佛子。冷山囚絷十五年,几番嚼碎睢阳齿。 3. 上天好还鉴孤忠,节毛落尽归乡里。到来白首对明廷,那知贼桧诪张技。 4. 指嗾狂犬吠狺狺,万里南迁到儋耳。坐令玺书恩不下,殿中枉费黄麻纸。 5. 呜呼思陵非忍人,也念小臣歌《陟屺》。子母犹劳金帛颁,父兄宁听冰天死。 6. 惜哉庸臣实误国
诗的翻译 松树根下斜靠在船缆上,夜幕降临打雷声响不停。 两三点雨落在微尘中像霰一样,百八声钟在清晨响起。 时而见到宿鹭安静,嘹唳声中又传来哀鸣。 早晨冲过迷雾下山去,雾气散了山影清晰可见。 注释 - 泊舟沙溪夜闻雨声: 停船在沙溪的夜晚,听到雨声。 - 松根欹倒系缆长: 形容船上的绳索被松树根压得倾斜,像是长绳系在岸边。 - 紞如打鼓夜未央: 仿佛是夜里的鼓声,声音响亮且连续不断。 -
这首诗描述了一次登山之旅,从朝天岩出发,经过曲折的路到达扶啸台,然后登上屏风岩的顶峰,最后到达玉皇阁。途中欣赏了许多自然景观,如山、水、石等,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诗中的第一句“由朝天岩东行磴道曲折山腰为扶啸台遂登屏风岩巅坐玉皇阁眺西江”描绘了作者开始登山的旅程。朝天岩是起点,向东走一段曲折的山路后,到达了扶啸台。随后,继续攀登,登上了屏风岩的顶峰,最后到达了玉皇阁。在这个过程中
【注释】 1. 自衡至永:从衡州到永州。 2. 舟中杂咏:在船上写的诗。 3. 雨晴:天放晴了。 4. 哀壑:悲怆的山谷。哀壑激虚籁(lài):悲哀的山谷发出空灵的声音,仿佛是风声、雨声等自然声响。虚籁,指空谷中的回音。 5. 寒林:凄冷的树林。 6. 风急:风势迅猛。 7. 堕樵(jiāo):打落的柴火。 8. 斜日半竿:太阳斜斜地照在竹竿上。一竿,指长竹竿。 9. 人晒网:有人正在晒鱼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山寺中的闲散生活。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初春山寺客游稀,散帙开襟暂息机。 - 初春山寺客游稀:初春时节,由于天气寒冷,山寺中的游客稀少。 - 散帙开襟暂息机:打开衣襟,放下书籍,暂时休息,以适应初春的寒冷气候。 一杖探梅因月上,五更斸笋带云归。 - 一杖探梅因月上:手持拐杖,在月光下漫步,寻找梅花盛开的地方。 - 五更斸笋带云归:夜深人静时,开始采摘竹笋,伴随着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自衡州到永州,途中船中杂咏。 鹿迒虎迹遍山茨,傍崦人家短竹篱。 乞得腊前霜露足,东园芦菔尽生儿。 注释解释: 自衡至永舟中杂咏:自衡州到永州途中船中所作的诗。衡州在今湖南衡阳市,永州在今湖南零陵县南。 鹿迒:即“鹿柴”,指鹿群出没的地方。 虎迹:老虎出没的痕迹。 山茨(cí):山野草场。茨,草屋。 崦(yǎn)家:指近山人家。崦,山曲。 短竹篱:指简陋的茅舍。 乞得:求取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暮春时节江乡旧事的七言律诗。下面是对每一联的解释: 第一联:“水国轻阴为养花,小桃远近自蒸霞。” -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春天景象。水国即指江边的城市,轻阴则暗示了天气的温柔和湿润。这里的“养花”可能指的是种植花草以供观赏或用于药用。小桃则是春天的象征,它的颜色和形态在远处显得格外鲜艳,仿佛被阳光染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这句话描绘了一种闲适、和谐的生活画面。 第二联
夜泊沙口待潮 岸阔维舟远,沙崩逐水消。 野云迷朔雁,暝色辨西樵。 蜑女迎船语,渔郎向客招。 无因催六翮,飞促海门潮。 译文: 在宽阔的河岸上停泊着船只,远离岸边,水流带走了沙滩上的泥沙。 天空中迷蒙的云彩仿佛是大雁,黄昏时分能够分辨出远处的山影。 蜑(dàn)女们迎接着船只,渔夫们向过客招呼。 没有机会催促鸟儿的翅膀,让它们飞往海门去迎接潮水。 注释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