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哀壑激虚籁,风急寒林响堕樵。
斜日半竿人晒网,荻花如雪插鱼标。
【注释】
- 自衡至永:从衡州到永州。
- 舟中杂咏:在船上写的诗。
- 雨晴:天放晴了。
- 哀壑:悲怆的山谷。哀壑激虚籁(lài):悲哀的山谷发出空灵的声音,仿佛是风声、雨声等自然声响。虚籁,指空谷中的回音。
- 寒林:凄冷的树林。
- 风急:风势迅猛。
- 堕樵(jiāo):打落的柴火。
- 斜日半竿:太阳斜斜地照在竹竿上。一竿,指长竹竿。
- 人晒网:有人正在晒鱼网。
- 荻花如雪:芦苇的花像雪花一样洁白。荻花,即芦花。
- 插标:用竹签插住鱼,使之不易逃脱。
【赏析】
《自衡州至永州道经衡山》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此诗作于公元74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当时李白由江陵(今湖北省荆州市)乘船沿江东下,到达长沙后继续往南行,过洞庭湖,再入湘江,然后沿湘水西去,经过衡山时写下了这首七律。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雨过天晴,日丽风和的山水风光图。首联写山间风雨过后,天气晴朗;颔联写山林中的鸟鸣声,以及风吹动树叶发出的沙沙声;颈联描绘了夕阳映照下的渔民活动;尾联则写了晚霞中的芦苇美景。全诗写得清新明快,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