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汉姜肱传

彭城姜伯淮,五十始慕学。
六艺皆穷通,声名遂卓卓。
我今年已几,犹然未镌琢。
可不急困勉,以与前贤角。
岂羡买臣荣,欲如伯玉觉。
闻昔兰陵合,荀卿惠民渥。
我乃兰陵人,蓬庐谨守璞。
世若有知人,无妨一驰逐。
势利遂长年,且自乐其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汉姜肱传”是一首出自清代的诗作,作者缪烜。这首诗通过赞美汉姜肱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学习与进取的渴望以及对前贤成就的敬慕。以下是具体分析:

  1. 作者介绍:缪烜(约公元1835年前后在世),字旭之,是清朝道光年间及咸丰年间人,出身于诸生家庭,后来曾担任学使。他的文学造诣深厚,对诗歌有独到的见解和创作。

  2. 内容解析:缪烜在《读汉姜肱传》中,描述了彭城姜伯淮五十岁才开始学习六艺的情景,他不仅穷通了这些学科,还因此而声名卓著。诗中提到“我今年已几,犹然未镌琢”,表明诗人虽已接近老年,但仍未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勉励自己要加紧努力,以赶上或超越前贤。

  3.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姜肱事迹的描述,展示了作者的志向和对学习的执着追求。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欲如伯玉觉”等,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缪烜的《读汉姜肱传》不仅是对个人求学经历的反思,也是对后辈的一种激励。它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学问的尊重和对于自我提升的坚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