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雨新晴后,高轩独坐秋。
众峰拔地起,远水接天流。
诗有江山助,吾来汗漫游。
疏狂成野性,甘狎海中鸥。
雨后偶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唐文宗开成年间,即836年。刘禹锡在诗中描绘了一个雨过天晴后的自然美景:池阁飞雨过后,草树浮光生辉,新竹粉妆初绽,莲花香熏初燃。野花无时序开放,水鸟自由来去,而人间的知境人则认为,这是人间最美的风景。
《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的创作背景与作者刘禹锡的生活经历紧密相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也是唐朝著名的政治人物,曾参与王叔文革新运动,被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最后得到裴度的推荐,晚年任太子宾客。他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这在他的诗歌中也有所体现。他的诗才卓越,白居易称赞他为“诗豪”。在《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中,他巧妙地将个人遭遇与自然景观融合,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流露,传达出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
《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刘禹锡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独特见解的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