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烟光合,柴门隔岸开。
乍离尘市远,顿觉利名灰。
溪鸟不飞去,山云欲下来。
忘机终日坐,幽意自潆洄。
掬月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掬月溪》是清代诗人戴亨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美景,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作者的情感和哲理。下面是对这首诗更为详细的介绍:
诗人简介:《掬月溪》的作者是戴亨,他出生于乾隆六十年己卯(1795),是辽阳(今属辽宁)人。戴亨在乾隆六十年己卯中进士,之后官至齐河知县,并著有《庆芝堂诗集》。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意境悠远而著称。
诗歌原文:《掬月溪》原文如下:“美人弄明月,清辉长在手。欲以赠他人,虚明惧难守。”这四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位女子在月光下弄影的场景,以及她因担心月亮易逝而难以长久地赠与他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掬月溪》通过对月夜之美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利名的闲适与恬淡。诗中的“溪鸟不飞去,山云欲下来”,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意境。这种情感反映了戴亨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向往,即远离纷扰,静享自然之美。
《掬月溪》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戴亨对于生活哲学的思考。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领略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