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灵岩寺

松窗侵翠霭,经案接旃檀。
疏雨度高阁,轻风生暮寒。
再来禅院净,真远俗尘干。
莲社开何日,青山不厌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过灵岩寺》是宋代诗人吕夷简的一首七绝诗,而不是文学作品。吕夷简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描绘了灵岩寺的宁静与神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赏之情。

《再过灵岩寺》作为一首七绝,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读者。诗中“松窗侵翠霭,经案接旃檀”两句,通过对松树窗、翠绿的云雾以及香炉中的沉檀香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此外,“疏雨度高阁,轻风生暮寒”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灵岩寺之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和谐。

《再过灵岩寺》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优美的诗句,还在于其深邃的思想内容。诗中的“再来禅院净,真远俗尘干”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和心灵的追求,暗示了通过禅院的清静来净化心灵,远离世俗纷扰的想法。这种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在文学风格上,《再过灵岩寺》继承了宋诗的豪放与婉约相结合的特点。虽然诗中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但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力量和美感。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风格,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内涵,又能够跨越时间的限制,成为后世读者心中的经典之作。

《再过灵岩寺》作为吕夷简的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是对宋代诗歌艺术的一次重要展现,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诠释。对于热爱古典文学的读者来说,深入阅读和理解这首作品,将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脉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