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战场篇

古战场,沙与虫。今战场,罴与熊。天戈西挥日不东,昨日将军今上公。
美人载归千艨艟,岂无夫家皆鬼雄。乌鸢狐狸饱不尽,髑髅磨苔生青铜。
呜呼今战场,犹照古时月。呜呼古战场,不染今人血。
古人战场重边功,今人战场中原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今战场篇》是清代诗人濮文暹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对比古战场和今战场的荒凉与战乱,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诗中描绘了战场上士兵的悲壮牺牲、美人被掳的情景以及战后荒凉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以下是对《今战场篇》更深入的介绍:

  1. 作者简介:《今战场篇》的作者是清代诗人濮文暹。濮文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词作风格豪放,意境高远,尤其擅长写边塞题材的作品。
  2. 诗歌原文:《今战场篇》原文如下:
古战场,沙与虫。  
今战场,罴与熊。  
天戈西挥日不东,  
昨日将军今上公。  
美人载归千艨艟,  
岂无夫家皆鬼雄。  
乌鸢狐狸饱不尽,  
髑髅磨苔生青铜。  
呜呼今战场,犹照古时月。  
呜呼古战场,不染今人血。  
  1. 诗歌赏析:此诗以“古战场”与“今战场”为线索,展现了从古至今战场的变迁和战争对人性的考验。古战场的景象荒凉,充满了死亡与悲伤,而如今战场虽然残酷,却仍有新的生命在继续战斗。
  2. 诗歌主题:诗歌的主题是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濮文暹通过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无情剥夺。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战争的厌恶。
  3. 艺术手法:濮文暹在《今战场篇》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例如,将战场上的士兵比作“罴与熊”,暗示他们的勇气如同野兽般凶猛;将战死的士兵化为“髑髅磨苔生青铜”,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的牺牲和不朽。
  4. 历史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朝时期,当时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战争频繁。濮文暹作为一位词人,他的作品自然也包含了对国家兴衰的关注和对战争的深刻反思。
  5. 后世影响:《今战场篇》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认可和赞赏。它不仅是研究古代战争文学的重要文献,也是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窗口。

《今战场篇》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内容上也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