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客频年惯,今偏忆故乡。
老亲能恤纬,稚子解扶床。
梦入清宵短,云看白昼长。
愁心逐江水,日夜下浔阳。
寄六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六弟》是清代诗人曾国藩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不仅是对弟弟的亲情抒发,更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以及曾国藩个人的生活哲学。
《寄六弟》是曾国藩写给他的六个弟弟中的第六个弟弟的作品。这首诗作于他离开家乡、投身军旅生涯后,通过对弟弟的深切思念和生活教诲,体现了曾国藩作为一位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及文学家的多重身份和深厚情感。
诗中表达了曾国藩对弟弟们的关心与期望。他在信中多次提及对弟弟们学业的关心,鼓励他们在学习上要勤奋,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此外,曾国藩还强调了忍耐与坚毅的重要性,希望弟弟们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不断前行。
诗中也反映了曾国藩的生活哲学。他认为人生的关键在于“知命”,即认识并接受自己的天命和命运。这种思想影响了他对弟弟们的教诲,希望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起伏时,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动摇。
诗的内容不仅充满了对弟弟们的深深关怀和期望,还体现了曾国藩本人的生活智慧。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曾国藩作为一个伟大人物背后的平凡和温暖,以及他在艰难时期对家人的不离不弃。
《寄六弟》不仅是一封书信,更是一部充满情感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曾国藩与弟弟们的关系,也展示了那个时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深刻的生活哲理以及对弟弟们的殷切期望,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