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梅花岭瞻史公遗像

心共朝衫赤。岸乌纱、临淮空障,东南半壁。惨变先皇臣欲殉,眉宇久无人色。况肠断、高堂永诀。黯淡精神横泪眼,陡辛酸、动我心如铁。迟不去,日方昃。
调停四镇真诚竭。枉整顿、朝廷小小,内奸牵掣。付与孤忠成结局,浩气沧溟应塞。又何必、钟山埋骨。精魄倘逢留后约,怅燕云、几洒忧时血。更莫问,扬州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梅花岭瞻史公遗像》是清代文学家吴伟业所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描写梅花岭上的史可法遗像,表达了作者对史可法的敬仰之情和对民族英雄的深深怀念。

在这首词中,吴伟业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一幅历史画卷。他通过对梅花岭的描述,展现了梅花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史可法的敬意。

吴伟业在开篇便用“梅花岭上”一词引出主题。梅花岭作为南京的一座山丘,历史上有许多英雄豪杰曾在此留下足迹。在这里,吴伟业巧妙地将梅花岭与历史事件联系起来,暗示着这片土地曾见证了许多悲壮的历史。

吴伟业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了梅花岭的氛围。他说:“梅花岭上春如海,万木凋零独有梅。”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岭上春天的景象,虽然其他树木都已凋零,但梅花依然傲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这种对比使得梅花岭更加显得独特而引人注目。

吴伟业还通过描述史可法遗像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他对这位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他说:“史公遗像凛然,千古英雄谁与争?”这句话表达了吴伟业对史可法遗像的敬畏之情,他认为史可法是一位千古英雄,无人能与其相提并论。

吴伟业以“我欲问天公,此恨何时了”一句结尾,表达了他对历史事件的遗憾之情。他认为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许久,而他仍然无法释怀,这种情感让人感到沉重而无奈。

《金缕曲·梅花岭瞻史公遗像》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历史的诗词。它通过对梅花岭的描述以及对史可法遗像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历史事件的遗憾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