菰米满江皋,霜雁垂两翼。
雁飞自成行,我独苦岑寂。
君寓郴之南,我来湖以北。
谫陋不自揣,使院理笔墨。
𣤛忽半载余,深悲驹过隙。
剧思风雨夜,对床疑共析。
男儿生世闲,欢聚信难得。
高堂垂白亲,各各违颜色。
晚舟泊沙渚,我心倍恻恻。
安得湘中鲤,尺素达君侧。
寄怀六兄文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六兄文之》是清代文学家旷敏本创作的五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兄弟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体悟。旷敏本是清朝时期湖南衡山人,字鲁之,乾隆元年进士出身,曾任职岳麓书院山长。这首诗作不仅是旷敏本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其人生经验和哲学思考的体现。
《寄怀六兄文之》中,“菰米满江皋,霜雁垂两翼”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景象,霜降的天气让江边的菰米泛着晶莹的光,而飞翔的雁群则象征着自由和远方的思念。这种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由的向往。在诗的后半段,“我独苦岑寂,君寓郴之南,我来湖以北”,诗人用“君”指代自己的朋友文之,表达了一种地理上的分隔和心理上的孤独。“谫陋不自揣,使院理笔墨”,这里“使我”二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自嘲和无奈感。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对过往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自然景色和自己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哲理的思考。诗中的“剧思风雨夜,对床疑共析”反映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求理解和慰藉的愿望。最后两句“男儿生世闲,欢聚信难得”以及“安得湘中鲤,尺素达君侧”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人际关系的价值。
《寄怀六兄文之》不仅因其优美的诗句而值得赞赏,更因其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和文化价值而成为研究古代文学和哲学不可多得的文本。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状态,更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