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戌北归湖南道中呈同舟邱培之先生

白波渺无际,一舸任东西。
风饱孤帆重,江宽远郭低。
泽鸿余败堵,戎马听征鼙。
起共刘生舞,声声午夜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庚戌北归湖南道中呈同舟邱培之先生》是清代诗人韩超的作品

这首诗是韩超在其庚戌年北归湖南的途中,寄给他的同舟好友邱培之先生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韩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心境变化与思想追求。在鉴赏这首诗时,可以从以下多角度进行分析:

  1. 诗歌原文:《庚戌北归湖南道中呈同舟邱培之先生》的诗句如下:“白波渺无际,一舸任东西。风饱孤帆重,江宽远郭低。泽鸿余败堵,戎马听征鼙。”这些诗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旅途中的艰辛。诗中“白波渺无际”表达了宽阔水域的浩渺无际感,而“一舸任东西”则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乘坐的小舟随波逐流、随心所欲的状态。同时,“风饱孤帆重”、“戎马听征鼙”等句也富有画面感,既展现了旅途的艰难,也表达了对战争的忧虑。
  2. 诗歌风格:韩超作为清代杰出的派诗人,其诗歌风格以豪放、雄浑著称。这首诗的风格与韩超其他作品相比,同样体现了这种风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与心境。如“白波渺无际,一舸任东西”中的“一舸”,即小船,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可以随风漂泊,也可以任凭自然,展现出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3. 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诗词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情感、思想与哲理的载体。韩超的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旅行经历的记录,也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反映。例如,诗中提到的“戎马听征鼙”暗含了战争带来的动荡与不安,而“泽鸿余败堵”则可能隐喻了一种对现实不满的情绪和对理想的追寻。这种深层次的文化意蕴,使得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与深远的影响。

《庚戌北归湖南道中呈同舟邱培之先生》是韩超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韩超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可以深入理解其在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