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道上

荒台斜日渺晴波,五垒城边一放歌。
画角风声连渤海,片帆春色下滹沱。
宵来对酒黄云断,天际怀人白雁过。
怅望南皮多胜概,故园归去未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沧州道上》是清代文学家阎尔梅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作者生平:阎尔梅,浙江归安人,字就思,一字存庵。康熙三年(1664年)赐进士出身,官至礼部侍郎。在仕途短暂,未满六旬便告老还乡,闭门谢客,以著述自娱。他的文才和操行深得乡邦敬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作为清初文人,阎尔梅的生活时期正值清朝的盛世。然而,他选择在还未过半百便退隐,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个人经历:阎尔梅的仕途并不顺利,他曾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这种个人挫折使他更加深刻地理解民间疾苦,也激发了他写作《沧州道上》的热情,旨在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现实社会,表达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1. 主要内容
  • 主题思想:阎尔梅的《沧州道上》以描写道上风景为主,同时融入了他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悟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精神。
  • 艺术特色:《沧州道上》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善于运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作品所蕴含的哲理。此外,作品中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沧州道上》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文学作品,更是阎尔梅对个人理想与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部作品的介绍,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