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湖上寓楼

楼前有桐树,婆娑枝叶好。
雨过生凉阴,青葱媚晴昊。
忆昔此楼居,弱本如指小。
荏苒二十秋,轮囷倏成抱。
嗟彼树如此,我宁不速老?
颓然坐南荣,忧来不可扫。
双峰如故人,冠霞而衣缟。
对此豁襟情,林峦足幽讨。
安能逐氛埃,零落同秋草。
倚桐三叹息,还山苦不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湖上寓楼》是诗人钱大昕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诗作原文
  •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人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至少詹事,旋引疾归,不复出。历主钟山、娄东、紫阳三书院,讲学著书不倦。有《潜研堂文集》。
  • 钱塘湖口寺门前,黄篾三閒一榻便。排闼山为不速客,傍檐柳亦有情缘。
  • 清宜摩诘诗中画,窄比思光岸上船。晴雨春光都领略,楼居真足唤神仙。
  1. 诗作赏析:《题湖上寓楼》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湖边的一个美丽景致,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环境相结合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诗中的“晴雨春光”等词语不仅生动地勾勒出西湖四季变化的美景,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2. 诗作背景:钱大昕在担任翰林院庶吉士期间,曾主讲三所书院,他的学识与才华深受当时文人学士的认可。他的作品《题湖上寓楼》不仅体现了他的文学修养,也反映了他对杭州西湖美景的独特感受。

《题湖上寓楼》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歌,更是钱大昕对生活美学的独到见解和深刻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