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书生兴已阑,何缘好梦到渔竿。
冲霄岂是羽毛满,曳尾曾经道路难。
侯骨自知非李广,缺唇今竟补方干。
入官先效蛮娘舞,旧样时人不喜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潦倒书生兴已阑,何缘好梦到渔竿。
冲霄岂是羽毛满,曳尾曾经道路难。
侯骨自知非李广,缺唇今竟补方干。
入官先效蛮娘舞,旧样时人不喜看。
《定州道上》是清朝时期的作品,作者是苏宏祖,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该作品收录于《两当轩全集》,反映了作者坎坷的一生和深沉的情感。
苏宏祖,字恪甫,汤阴(今属河南省)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经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在任内未能实现自己的抱负,最终在贫困与病痛中结束了生命,年仅35岁。这样的经历让苏宏祖深感人生无常和社会的残酷,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定州道上》是苏宏祖的代表作之一,全文如下:
潦倒书生兴已阑,
何缘好梦到渔竿。
冲霄岂是羽毛满,
曳尾曾经道路难。
侯骨自知非李广,
缺唇今竟补方干。
入官先效蛮娘舞,
旧样时人不喜看。
此诗不仅展现了苏宏祖的人生遭遇,还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慨。诗中的“冲霄岂是羽毛满”一句,表达了他虽然有高远的志向,但现实却是道路艰难、难以实现理想;“曳尾曾经道路难”,则进一步描绘了他在官场上的挫折和失败。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悲观的情绪,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定州道上》作为苏宏祖的代表作品,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个人情感的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研究苏宏祖个人生活和思想状态的重要材料,也是理解清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