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书生兴已阑,何缘好梦到渔竿。
冲霄岂是羽毛满,曳尾曾经道路难。
侯骨自知非李广,缺唇今竟补方干。
入官先效蛮娘舞,旧样时人不喜看。

诗句:“潦倒书生兴已阑,何缘好梦到渔竿。”

注释:这里的“潦倒”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境,表示他感到人生失意,前途渺茫。“兴已阑”则说明诗人的兴趣和激情已经耗尽,不再有追求功名利禄的野心。“何缘”是疑问词,表示诗人对此感到不解和疑惑。“好梦”是指美好的愿望或憧憬,但“到渔竿”表明这种美好的梦境与现实生活的反差,让人感到无奈和失落。

译文:一个潦倒的书生,已经感到自己的梦想破灭了,他不明白,为何美好的梦境会落在那支简陋的渔竿上。

赏析:此首诗表达了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慨。诗人通过“潦倒”和“兴已阑”这两个词,描绘了一个失意文人的心境。他的抱负与理想被现实的残酷所打击,使他感到心灰意冷,失去了追求的动力。接着,“何缘好梦到渔竿”一句,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于理想与现实的困惑和无奈。最后两句,诗人以“侯骨自知非李广,缺唇今竟补方干”自谦,并以“入官先效蛮娘舞”自嘲,表现出诗人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清醒认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