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 · 秋夜用榆园韵

丛兰如病欹新箭,更比秋人消瘦。絮梦蛩凉,坠愁蛾倦,昨夜雨僝云僽。单寒渐逗。好寄语天涯,素心相守。蜡泪乾时,相思付与暗中彀。
檐风吹送断溜。奈啼信如潮,枕痕非旧。小簟才辞,轻衾欲暖,又是去年时候。酸辛咽透。只老我离骚,初心终负。月到中秋,听邻家泥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齐天乐·秋夜用榆园韵》是清代诗人谭献的作品。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述丛兰、秋人以及秋雨等元素,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丛兰如病欹新箭,更比秋人消瘦。
    絮梦蛩凉,坠愁蛾倦,昨夜雨僝云僽。
    单寒渐逗。好寄语天涯,素心相守。
    蜡泪乾时,相思付与暗中彀。
    檐风吹送断溜。奈啼信如潮,枕痕非旧。
    小簟才辞,轻衾欲暖,又是去年时候。
    酸辛咽透。但满眼青山,暮云凝伫。

  2. 诗歌解读

  • 丛兰与秋人的对比:诗中“丛兰如病欹新箭,更比秋人消瘦”描绘了秋天植物的凋零与人的憔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秋天的凄凉感。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他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美的珍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远方友人深切的感情和思念。
  • 象征意义:“蜡泪乾时,相思付与暗中彀”一句,运用蜡烛流泪的形象,象征着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 环境氛围:“檐风吹送断溜”和“小簟才辞,轻衾欲暖”,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秋夜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期待。

《齐天乐·秋夜用榆园韵》不仅仅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色的诗词,更是一幅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艺术画卷。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的美景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