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 七夕感汾阳故事

罗云愁薄,绪风催暮,烛照擎杯酒浅。绛河淼淼向人垂,是别泪经年流满。
江湖节序,暌离心事,忍记星期近远。寻常行路更何人,问可有軿车相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鹊桥仙·七夕感汾阳故事》是一首现代诗人谭献的作品,而非古代作品。这首诗的全文如下:罗云愁薄,绪风催暮,烛照擎杯酒浅。绛河淼淼向人垂,是别泪经年流满。

谭献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元素和现代人的情感体验。“罗云愁薄”四句,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七夕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牛郎织女传说中爱情悲剧的感慨。诗中的“绛河淼淼向人垂”,描绘了天河(银河)如同一条流淌着悲伤泪水的长河,暗喻着分离之苦。“是别泪经年流满”进一步强调了别离之悲,暗示了时间对于情感的影响和侵蚀。

谭献在诗中还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体验。他通过回忆与情人的相会,展现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对现代人情感生活的影响。诗中的“寻常行路更何人,问可有軿车相见”表达了对现代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疏离和对传统节日意义的重新审视。而“问可有軿车相见”,则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个人自由和独立,而不是传统的团聚方式。

《鹊桥仙·七夕感汾阳故事》不仅是一首描绘七夕节夜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深刻探讨传统节日与现代人情感关系的文学作品。通过对七夕这一古老传说的现代诠释,谭献展示了自己在情感表达上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再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