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汉十二辰镜和谦斋

天上人间,难得此、长圆明月。羌付与,舞鸾羞影,凉蟾慵啮。耐冷不随孤剑化,拂尘浑似轻绡滑。更扣来,碧玉一声声,真尤物。
兴亡过,情先竭。文字古,磨还灭。喜沉霾无恙,尚访珍迹。十二辰中铅有泪,千年劫后鸿留雪。奈镜边,心事笑啼难,何堪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汉十二辰镜和谦斋》是清代诗人谭献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满江红·汉十二辰镜和谦斋》的创作背景并不详细,但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在特定的文化或艺术背景下产生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常常被赋予丰富的象征意义。谭献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2. 文学特色:《满江红·汉十二辰镜和谦斋》在词的结构和语言上都体现了谭献的文学造诣。词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听觉上的享受。同时,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谭献也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3. 主题思想:《满江红·汉十二辰镜和谦斋》的主题思想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的情感表达。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悟。

《满江红·汉十二辰镜和谦斋》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也是谭献个人情感和思想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