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 · 早雪

云幂银屏,风满画檐,阳雁宵飞向尽。却梦枕犹欹,酒怀初醒。早是镂冰试手,送大地无尘山河冷。苑荒竹瘦,声声碎玉,鹤眠同惊。凄紧。
在人境。比卧老山空,一般孤迥。已误了华年,那堪重省。吹上萧萧短发,怕镜里难销相思影。傥故里、留语春风,待我落梅花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无闷·早雪》是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感受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吴文英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政治动乱、社会动荡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自然景象往往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对象。
  1. 作品原文
  • 上片原文:“天与云与风,染就无边柳色;前山后山,叫出一时春鸟。”
  • 下片原文:“正销凝,梅花窗下影,初春夜寒,梦远愁重。”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无闷·早雪》中,吴文英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无边柳色”和“一时春鸟”,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雪过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词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 情感表达
  • 对自然的热爱:吴文英通过描绘雪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在《无闷·早雪》中,大雪被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成为了词人情感表达的背景。
  1. 文化意义
  • 宋代文化背景:吴文英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作品中融入了许多宋代的文化元素。通过对《无闷·早雪》的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特点和风貌。

吴文英的《无闷·早雪》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象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作品。它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