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 澹人江村图

秋色萦怀抱。正缄来、房山新绘,江村缥缈。甲帐前头供奉客,尽日亲承天笑。算纵有、长林丰草。除是功成头并白,赐明湖、一曲容归老。见卵计,笑君早。
绿杨踠地平桥小。问丹青、枫江转处,阿谁归棹。万事后人吾分定,此计合教先了。待重见、浊醪相劳。七十二峰湖上路,隔姚江、烟雨无多少。眼底事,海鸥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金缕曲·澹人江村图》是一首由清代诗人、书画家严绳孙创作的词。此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在文学领域内占有一席之地。以下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基本信息
  • 作者背景:严绳孙是清代的一位重要文人,其创作涉及诗、文、词等多种文学体裁,尤其擅长词的创作。作为清康熙年间的布衣才子,他被选入《明史》,并参与了《明史》的编纂工作。
  • 词牌形式:《金缕曲》是一种词牌,通常用于表达深沉的情感或描述壮丽的景象。该词采用这种词牌形式,旨在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诗人的内心世界。
  1. 诗词原文
  • 秋色萦怀抱。正缄来、房山新绘,江村缥渺。甲帐前头供奉客,尽日亲承天笑。算纵有、长林丰草。除是功成头并白,赐明湖、一曲容归老。见卵计,笑君早。绿杨踠地平桥小。问丹青、枫江转处,阿谁归棹。万事后人吾分定,此计合教先了。待重见、浊醪相劳。七十二峰湖上路,隔姚江、烟雨无多少。眼底事,海鸥鸟。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严绳孙通过此词表达了对功名成就后归隐生活的美好憧憬与期待。他用“除是功成头并白”表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和选择,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名利看淡的态度。
  • 意象运用: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秋色萦怀抱”、“江村缥渺”,以及具体场景如“甲帐前头供奉客”等,营造出一种静谧、深远的意境。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词句,也加深了读者对词中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清朝康熙时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士大夫有机会通过文学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理想。
  • 文化传承:严绳孙作为一位书画家兼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他的文学活动不仅丰富了自己,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文学价值
  • 抒情性:严绳孙在《金缕曲·澹人江村图》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无论是对功名的渴望还是对自然的赞美,都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 艺术性:词中的意象和用词都非常讲究,既有古典文学的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审美的新颖感。这使得《金缕曲·澹人江村图》成为一首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1. 影响评价
  • 文学影响:严绳孙的这首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表现个人情感和抒发人生感慨方面。它成为了后世学者研究和欣赏的重要对象。
  • 艺术影响:从艺术角度来说,《金缕曲·澹人江村图》展示了严绳孙在词的创作上的高超技艺和深邃思考,其艺术影响力深远,值得人们细细品味。

在进一步探讨《金缕曲·澹人江村图》时,还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探索严绳孙的其他作品,以更全面地了解他在词作方面的才能和风格。
  • 研究清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变迁,这有助于理解词作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 分析《金缕曲·澹人江村图》与其他同类题材作品的区别,如赵熙的《金缕曲》等,从而发现不同作家在表达相同主题时的独特视角和处理手法。

《金缕曲·澹人江村图》不仅是严绳孙在文学史上的一个亮点,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其深入的解读与欣赏,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