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露凝香,金凤傅彩,更谁赐与嘉名。移来鹿苑,相好自天成。见说汉宫仙掌,轻将去、铅泪双零。算争似、玉毫光里,一指证无生。
兜罗垂引处,乍伸还屈,示现分明。想拈花俱笑,指月同清。应是散花人至,邻虚界、蓦地香城。慈云护、掺掺亲供,相对展金经。
满庭芳 · 佛手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佛手柑》是清代词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该词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应博学鸿词科,授检讨。论词推崇姜夔、张炎。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有《曝书亭集》。
作品原文:《满庭芳·佛手柑和严荪友》:青豆开房,白牛露地,春浮一样根蟠。风帘乍揭,芳气讶烧兰。不比金仙十二,承珠露、倒泻铜盘。双林底,知他鹿女,几度踏花看。园官。传送处,乌皮旋设,兔盏初安。胜甘蔗乳臭,橄榄浆酸。携到六街三市,津梁倦、弹指霜寒。镂酥片,馀香未减,分配小龙团。
创作背景:朱彝尊在这首词中通过描述佛手柑的香气和形态,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悟。同时,通过对佛手柑与其他水果如甘蔗、橄榄等的对比,展现了其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此外,词中还融入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
作品鉴赏: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满庭芳·佛手柑》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触、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词造诣。它不仅具有艺术上的美感,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满庭芳·佛手柑》作为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成为后世学者研究的重要对象。
朱彝尊的《满庭芳·佛手柑》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佳作,也是一部蕴含丰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