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漏斜阳,放帘额半晴,旋又吹黑。听两点三声,屋檐馀滴。半堕杨花吹又起,东风摇曳如怜惜。任蛛丝、空际噀珠,欲网无力。
凄绝。西园陈迹。有阴苔凑绿,新韭肥碧。念剪烛西窗,晤言何日。满院烟芜催暝早,隔灯听响荒街屐。思今夕。万一故人来得。
梅子黄时雨雨夜联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子黄时雨》是中国现代作家丰子恺的一篇散文,该文收录于1928年出版的《护生画集》中。这篇散文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邃的情感内涵,深受读者喜爱。下面是对该作品的简要介绍:
丰子恺(1894-1975),原名丰润,字子觊,号熊亭,浙江崇德人,是一位中国著名的现代画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漫画家、艺术理论家、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多以绘画、散文和漫画为代表,尤其以“漫画”最为著名,被誉为“漫画宗师”。
《梅子黄时雨》作为丰子恺的代表作之一,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了梅子成熟的季节,以及作者对这一季节的感悟与回忆。文中,丰子恺不仅描写了梅子的色泽、形态,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传达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生命流转无常的感慨。这篇文章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丰子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修养。
在《梅子黄时雨》中,丰子恺巧妙地利用了“时雨”这个词,既指自然界的雨水,也暗喻人生中的恩赐或机遇。文章通过雨夜的场景,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整体上,《梅子黄时雨》是一篇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文学作品,展现了丰子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