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锳
【解析】 此诗是送别之作。诗人用“百字令”这一词牌,写友人蔼卿之去毗陵的离别情景。全词从饯别时起,到临行时止,分四个层次,写出了友人的离情别绪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第一层(起二句),点出时间、地点和人物。开头两句,交代了饯别的地方和饯别的时间。“一肩行李”,点出友人此行的行囊;“怪黄头抵死,匆匆催发。”点出送行人的心情。 第二层(三、四句),描写饯别的情景。“亭堠树”,指驿道旁的树木
【解析】 题:为……而写的诗。 题:题词。 恹恹:病容憔悴的样子。 和:指合欢花,又名并蒂莲。 袅:缭绕。 见:同“现”,显现。 长:久。 思眠:思念安眠。 作忏:做忏悔状。 悔:后悔。 鸳丝:比喻夫妇之情。 折枝:比喻夫妻离异。 赏析: 《减兰·题扶病刺花图,为黄古渔悼亡作》是南宋词人刘克庄的一首悼亡词。全词上片以并蒂花比并蒂夫妻,下片写自己对亡妻的追念及对亡妻与丈夫的对比
南楼令 题张诗舲词集春水绿吴舲。 江湖听雨程。 二十年、梦醒银灯。 又是江南梅子熟,有几点、打窗声。 残月冷如冰。 愁人心上明。 一丝丝、泪写吴绫。 门外绿杨风正起,休念与、落花听。 【注释】:张诗舲是南宋末年词人张炎的号。 【赏析】:此为一首感伤身世之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春水绿吴舲”,春水绿波荡漾,停泊在吴地的船(词中指张诗舲)里。“江湖听雨程”,江湖之上,雨滴淅沥,词人听着雨声
不道花朝雨。 便匆匆、几番催了,杜兰香去。 六扇文纱窗格子,曾忆旧题诗处。 看几阵、东风花絮。 堆满红楼人不管,只一双、燕子还来住。 尘世事、总无据。 妆台闻说全无主。 只粉笺、些儿留得,断肠词句。 病骨黄花人比瘦,却合秋声廿五。 念侬也、悲秋情绪。 蘋样行踪花样命,未拈毫、便有离愁聚。 乍做得、玉台序。 译文: 不想在花朝时节就下起了雨,就这样匆匆地几次催促着,那杜兰般的香气已经消散。
诗句解析与注释 画梁春浅。 “画梁”可能指的是装饰精美的屋梁,这里暗示着春天的气息已经渗透到室内,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春浅”则表达了春意盎然但并不浓烈的意境,描绘了一幅春天虽已到来却未完全展开的景象。 帘额风惊燕。 “帘额”指的是挂在门楣上的帘子,“风惊燕”形象地描述了微风拂过帘额时,惊起栖息在门楣上的燕子。这一细节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既有静态的门楣,又有动态的燕子活动
卜算子秋海棠 一雨暖凉生,花满斜阳外。 休说啼痕几点儿,也有风吹散。 行近粉墙阴,挼手和烟采。 偏又花名唤断肠,不敢将伊戴。 注释: - 一雨暖凉生:一场雨后,天气变得温暖而凉爽。 - 花满斜阳外:夕阳下,满地都是盛开的海棠花。 - 休说啼痕几点儿:不要提那些花瓣上的泪痕,那是自然形成的水珠。 - 风吹散:微风轻轻吹过,花瓣上的泪痕被风吹散了。 - 行近粉墙阴:走近那片粉色的墙边
买陂塘,同蔼卿校程去瑕广文。 小红楼词即题后:这首诗是苏轼为友人程去瑕所写的,程去瑕在杭州任广文生时,曾与苏轼一起游历杭州西湖的孤山、苏堤等名胜古迹,并写下了许多诗词。这首诗就是他们在游历西湖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怅飘零、江湖萍梗,津亭听断官鼓。 堆盘苜宿清寒味,换了一生羁旅。 官太苦。 却还算、寒毡未困先生住。 扁舟竟去。 早一夜西风,莼鲈江上,归梦托鸥鹭。 平生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名为《河传·七夕有怀蔼卿客中》。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1. 七月。 注释:农历的七月,即七夕节。 2. 初七。 注释:农历的初一。 3. 病恹恹。 注释:身体虚弱,精神不振。 4. 楼上茶瓜上筵。 注释:在楼上摆了茶具和小食,可能是准备了一些简单的点心来庆祝节日或宴请朋友。 5. 别离似今头一年。 注释:分别的情景让人感到像是过了一个年头一样长。 6.
【注释】 “生查子”,词牌名。 “侬家”:指你(我)的家乡。 “江上头”:指长江边上。 “潮到门前住”:大潮涨到家门口了。 “不肯江南去”:大潮不往江南去了。 “暮潮”:傍晚的潮水。 “未识潮生处”:不知道潮水的发源地在哪里。 “还去问梅花,它是江南树”:回去问问梅花,它是不是江南的树木。 赏析: 《生查子·枝头月落时》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抒写思乡情怀。上阕写潮水之盛,下阕写潮水之退
【注释】 绣屏深,罗帐薄,春到酒醒处:绣屏深密,罗帐单薄,春意渐至。 长日眉头,少也皱千度:整日皱眉,即使很少,也皱了千百次了。 可堪一点春愁,分攒替结,全不见、镜儿分去:怎耐那点点忧愁,如同堆积如山,却看不见镜中自己的面容。 正延伫:正在等待、盼望中。 见说昨夜东风,草也绿如许:听说昨晚东风吹拂,草木也都绿了那么多。 钗拨青苔,不为断肠句:用玉钗轻轻拨弄着青苔,并非为那些悲切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