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西风烽火收,佳辰与客上僧楼。
残年屈指犹余几,行乐无时况觅愁。
九日偕镜寰公玉少甫稚甫大儿二儿饮八里庄酒家醉后登摩诃庵东南石楼题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偕镜寰公玉少甫稚甫大儿二儿饮八里庄酒家醉后登摩诃庵东南石楼题壁’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九日同人饮于八里庄,醉后登高作此。
东望蓬莱诸岛,西望西湖孤山,北望金山,
南望天竺、灵隐、飞来峰。
坐中玉涧翁,年八十一,尝为余言杭州有古塔名六和,
乃佛舍利所在,世传火食,能致雷电风雨云。
余意以为妄,然其说固奇。
今岁复见之,因作是诗。
摩诃庵在天竺,东南石壁间,
僧智如建。余与张天觉、杨元素、
陈师道、王定国、李端叔、刘季孙、
苏子由、李公择、周文英、李方叔、郑民瞻、
曹辅、王君玉、朱寿昌、秦观、黄庭坚皆赋以诗,
而玉涧翁亦赋《六和》一篇,故知好事者尚多。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举进士。神宗时参与变法。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书画成就卓著,擅长文人画,对后世影响深远。
苏轼是中国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他的诗词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词,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的作品广泛流传,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