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雨冒千山,清泉散万壑。
云岚互冥蒙,雷电辄间作。
祫衣生微寒,蓬窗坐萧邈。
书卷陈古今,抗心良有托。
物役谁能辞,尘缨由自缚。
绕林姑恶鸣,侧岸藤花落。
雨中泊朱红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雨中泊朱红溪》是清代诗人顾奎光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在雨中停歇于朱红溪边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还蕴含着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白描、拟人等,使得诗歌既形象又充满情感。特别是“云岚互冥濛,雷电辄间作”一句,不仅写出了天气变幻无常,也暗示了诗人心境的起伏不定。此外,诗中的“清泉散万壑”,“物役谁能辞,尘缨由自缚”,这些句子都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超脱态度。
从文化背景上讲,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反映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审美追求。顾奎光作为清代诗人,其作品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同时他的作品也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内心的独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精神追求。
《雨中泊朱红溪》不仅以其生动的自然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而显得更加珍贵。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